為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畜牧業規模養殖創新經營方式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市農業農村局結合我市實際,代擬了《關于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人士通過信件、電話或者電子郵件等方式,于2020年3月11日前向市農業農村局提出意見和建議。
通訊地址:威海市新威路15號民族大廈505
聯系電話:5200556
郵 編:264200
關于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
為支持畜牧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現低風險、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畜牧業規模養殖創新經營方式的若干意見》(魯政辦字〔2020〕22號),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加快恢復畜牧業生產經營,全力抓好穩產保供
1.全面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落實“綠色通道”政策,重點解決封村限行“最后一公里”問題,確保畜牧企業原料供得上、產品運得出。落實重點企業包保聯系制度,幫助解決防疫物資短缺和生產經營困難等問題。在暫停市場活禽交易和宰殺期間,暢通養殖屠宰“點對點”活禽銷售通道,支持有條件的屠宰加工、冷鏈物流企業擴大鮮活畜產品收購。加快落實支持畜牧業應對疫情的金融信貸、減稅降費等各項政策。
2.實施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認真落實全市生豬生產恢復三年行動方案,2021年底全市生豬產能恢復到正常年份水平。簡化生豬養殖用地備案流程,由養殖者與當地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簽訂用地協議,向鄉鎮政府備案即可使用。適當放寬畜禽養殖附屬設施用地比例,取消 15畝上限規定,允許養殖設施建設多層建筑。養殖設施確屬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允許使用少量永久基本農田但必須補劃。取消養殖場備案證明材料,凡是達到規模標準的可直接登錄農業農村部直聯直報信息系統備案。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規模養殖設施設備應補盡補、敞開補貼。
二、加大補鏈強鏈延鏈力度,全面提高畜牧產業化水平
3.加快推進飼料行業融合發展。鼓勵飼料企業建立配套產業園、原料供應基地,促進上下游延伸、集團化經營。挖掘飼料資源潛力,增加農作物秸稈利用比重,加大魚粉、海藻等海洋飼料資源開發力度,推動資源型飼料向科技型飼料轉變。建立飼料企業、大型規模養殖場與糧食加工儲備企業銜接機制。到2022年,全市培育年產值億元以上飼料企業5個。
4.開展標準化牧場建設。支持畜禽規模養殖場提高良種應用、設施裝備、疫病防控、糞污處理水平,力爭2022年標準化牧場達到80%以上。充分發揮省農擔公司政策性擔保機構作用,對符合條件的畜禽規模養殖場貸款給予擔保和貼息。對基礎設施建設標準高、生產經營規范化程度高、智能化應用層次高、場區綠化美化水平高的標準化牧場,開展精致牧場評定,被評為精致牧場的,可優先享受市級以上財政獎補政策。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現代畜牧業產業基地建設,2020年完成40個基地建設任務。
5.推進屠宰產業平臺建設。鼓勵屠宰企業產能升級,積極爭創省級標準化企業。完善畜禽產品產后商品化處理、冷鏈物流設施、末端銷售網絡等建設。實施區域性肉類倉儲保鮮設施建設項目,支持電商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站點建設,盡快實現畜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冰鮮上市,確保產品可追溯。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畜牧業龍頭企業在農村建設的畜禽產品保鮮倉儲設施用電,實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
6.支持產業鏈條延伸擴容。引導畜牧業龍頭企業發展精深加工、改善流通條件、創新銷售方式。規范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牧場、養殖場戶之間利益聯結,把中小養殖場納入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種植、養殖、屠宰、加工、配送、銷售區域一體化格局。支持省級畜牧業大縣、特色畜牧業鎮創建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產業強鎮。
三、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快推進品牌建設
7.加大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力度。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制訂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市縣兩級協同完成監督抽檢任務。強化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監管,生產經營規范化率達到100%。試行畜禽、禽蛋合格證制度,建立養殖主體名錄,加強對開具主體的指導服務。
8.強化畜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實施檢打聯動和行刑銜接,嚴厲打擊私屠濫宰、購銷加工病死畜禽、非法添加違禁物質等違法犯罪行為,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9.推進畜牧業品牌化發展。緊緊圍繞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科技密集、裝備現代、產出高效、產品安全,大力發展濱海城市型精致畜牧業,打造區域性產業品牌。開展水貂業、海鴨業、蜂業等特色產業摸底調查,建立健全專業協會,扶持相關龍頭企業發展,叫響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畜牧業特色品牌。
10.抓好優質畜禽產品基地建設。將優質肉、蛋、奶產品納入威海知名農產品品牌建設計劃,2020年打造10個具有市場美譽度和競爭力的肉品、蛋品、奶品品牌。抓好優質畜禽產品重點基地建設,提高基地智慧建設水平和產品檔次,搞好品牌宣傳和產銷對接。
四、深入開展資源化綜合利用,促進畜牧業循環發展
11.提高規模養殖場配建率。按照“一控兩分三防兩配套一基本”的糞污處理設施建設要求,2020年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達到100%。
12.創新開展糞污資源化利用。暢通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渠道,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使用和沼氣、發電并網入戶。爭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支持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糞污收集、貯存、利用和除臭除味設施,支持建設畜禽糞污第三方集中處理中心。到2022年,形成糞污資源化利用億級產業,綜合利用率達到95%;培植農牧循環一體化典型養殖企業10家。
13.推進“保處聯動”智慧管理。充分利用“保處聯動監管平臺”,全市規模化豬場要全部納入平臺管理。足額落實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助資金,按規定落實企業所得稅優惠、增值稅即征即退70%的政策,做好省、市其他畜禽品種無害化處理政策的銜接,統籌各級資金給予補助。
五、優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14.鼓勵發展畜牧業信貸保險。優先支持保險共保體承擔政策性農險業務,共保體可作為招投標主體參與競爭,有良好業績的共保體可直接作為承擔主體。鼓勵各區市因地制宜開發地方特色保險產品,大力扶持發展蛋雞、海鴨等特色養殖,積極爭取省級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以獎代補政策。開展生豬價格“保險+期貨”試點,穩步擴大生豬養殖規模。探索“政保銀企”聯動監管模式,建立養殖者信用評價體系,解決養殖場戶因沒有抵押難融資、難發展的問題。
15.強化科技支撐。落實各類獎補政策,引導畜牧企業積極開展技術研發,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支持國家級生豬核心育種場和省級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種場(基地)加大保護開發力度,確保種質資源不丟失、有人保、保得好。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3年內打造10處智慧畜牧業示范基地,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畜牧業深度融合。
16.推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發展養殖合作社,提升中小場戶養殖水平,逐步降低散養比重。到2022年,全市畜禽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90%以上。以重點動物診療機構為支撐,探索系統內專家坐診,開展疫病診斷治療、獸藥經營、養殖技術指導、上門服務、專職顧問等全鏈條社會化服務。
六、強化動物疫病防控,擴大提升無疫區建設成果
17.持續抓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積極參與青煙濰威四市聯防聯控機制,推進膠東半島無非洲豬瘟區建設。進一步落實措施,抓好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區維持提升。加大實驗室檢測力度、頻次,嚴格運輸車輛、屠宰企業、調運生豬檢疫檢測。整合獸醫實驗室、第三方檢測機構檢驗檢測信息,科學分析預警。
18.完善防疫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62個鎮畜牧獸醫站、187個畜牧獸醫聯系點、1660名村級動物防疫協管員的“三位一體”防疫體系,實現鎮村動物防疫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建設人畜共患病(動物)防控中心,加強人畜共患病監測、預防、凈化、研究。建設動物疫情預警預報平臺,支持一體化企業創建無疫小區、規模養殖場開展重點疫病凈化。
19.補齊動物衛生安全短板。按照健全體系、覆蓋全面、分級負責的原則,加大動物衛生安全基礎設施投入。支持開展鎮獸醫站、疫苗冷鏈體系以及生豬運輸車輛洗消中心(點)建設改造,改善官方獸醫監督執法手段,提升無疫市維持能力建設。
20.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支持獸醫系統實驗室建設改造,市級達到生物安全二級以上標準、縣級達到生物安全二級標準。組織專家巡回指導和技術服務,提升規模養殖場戶生物安全防護水平,消毒滅源和封閉管理比重達到100%。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將畜牧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優先方向,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千方百計恢復畜牧業正常生產秩序,抓好肉蛋奶等畜禽產品供應安全。要多措并舉推動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建設全省乃至全國現代畜牧業發展先行區。
《關于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起草說明
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畜牧業受到較大沖擊,為有效應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補齊動物防疫短板,增強抗風險能力,推動畜禽規模養殖,創新生產經營方式,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根據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畜牧業規模養殖創新經營方式的若干意見》(魯政辦字[2020]22號),結合我市實際,市畜牧業發展中心牽頭起草了《關于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二、主要內容
為解決畜牧業規模養殖水平不高、生產經營方式不適應、動物防疫短板明顯等深層次問題。《實施意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針對疫情應對和高質量發展,明確了六方面20條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見:
(一)加快恢復畜牧業生產經營,全力抓好穩產保供。全面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支持畜牧業應對疫情的“綠色通道”、金融信貸、減稅降費等各項政策。實施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2021年底全市生豬產能恢復到正常年份水平。
(二)加大補鏈強鏈延鏈力度,全面提高畜牧產業化水平。加快推進飼料行業融合發展,鼓勵飼料企業建立配套產業園、原料供應基地,促進上下游延伸、集團化經營。開展標準化牧場建設,統籌整合涉農資金支持畜禽規模養殖場提高良種應用、設施裝備、疫病防控、糞污處理水平。推進屠宰產業平臺建設,鼓勵屠宰企業產能升級。支持產業鏈條延伸擴容,推進龍頭企業改造提升。
(三)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快推進品牌建設。加大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力度,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監管。強化畜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維護良好市場秩序。推進畜牧業品牌化發展,打造區域性產業品牌和畜牧業特色品牌。抓好優質畜禽產品基地建設,提高基地智慧建設水平和產品檔次。
(四)深入開展資源化綜合利用,促進畜牧業循環發展。提高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創新開展糞污資源化利用,支持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培植農牧循環一體化養殖企業。推進“保處聯動”智慧管理,足額落實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助資金。
(五)優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鼓勵發展畜牧業信貸保險,優先支持保險共保體承擔政策性農險業務,因地制宜開發地方特色保險產品。強化科技支撐,引導畜牧企業積極開展技術研發,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畜牧業深度融合。探索建設全鏈條社會化服務體系。
(六)強化動物疫病防控,擴大提升無疫區建設成果。持續防控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抓好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區維持提升。完善防疫體系建設,實現鎮村動物防疫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建設人畜共患病(動物)防控中心。補齊動物衛生安全短板,加大動物衛生安全基礎設施投入。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支持獸醫系統實驗室建設改造,強化規模養殖場戶生物安全防護。
三、決策建議
《實施意見》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后,以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實施。
我局于2020年3月5日,通過市政府網站和市農業農村局網站面向社會公開征求對《關于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截止3月10日,未收到有關意見及建議。
威海市農業農村局
2020年3月12日